鑫源濠泽人力资源-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!

2016年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五大变化

2021-01-15

  人力资源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,近十年来得到迅速发展。2015年在经济下行、劳务派遣政府规制力度加大、行业之间竞争加剧的情况下,保持了稳中有进的态势。初步估算,2015年全国人力资源产业从业人员接近39万人,年收入将达到8600亿,约相当于服务业总产值的1/10,但服务机构比上年减少12%左右,接近9万家。

  整体上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,规模不大,体量较小;产品单一,内容同质化,低价竞争等现象比较突出。此外,产业引导、环境营造还有待优化。与建立专业化、信息化、产业化、国际化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发展目标,与把人力资源大省建设成人力资源强省目标,仍有较大距离,在现代服务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尚未显现。但同时,也可以看到,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源服务市场潜力巨大。

  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,都离不开宏观经济环境、产业政策、市场需求三大因素的影响。从宏观环境看,“十三五”规划纲要提出了“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”的发展理念,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要着力加强供应侧结构性改革,提高全要素生产率,这些都指明了当前乃至2020年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方向和路径。2016年重点工作内容,无论是创新创业、双向开放,还是去库存、去产能、去杠杆、补短板、降成本,对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来说,首先是面临人力资源开发的良好机遇,又较大的发展空间。如创新性人才流动会加速,高端人才寻访与评价量增大,小时工等灵活就业越来越多,互联网+时代平台建设需求突出,等等。另一方面,又面临着社会保障供给、阶段性结构性失业、劳资矛盾上升等夜里加大的问题,人力资源服务能否支撑改革稳定的顺利进行,将经受考验。

人力资源服务

  从产业政策看,近几年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,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政策和措施,极大的推动了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。随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“十二五”规划提出的“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推进计划”的实施和效果评估,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、品牌、专业性机构以及转变政府职能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的基础上,为完成“十三五”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,各地还将继续出台含金量较高、可操作性较强的政策措施。特别是在产业引导、行业规划、政策扶持、财税金融改革等方面,更加吸引重点企业、培养骨干企业、扶持小微企业,打造行业知名品牌;更加鼓励企业创新发展,改革重组,做大做强;更加拓展人才引进、职业生涯规划、服务外包等渠道。另一方面,政府对人力资源服务业的规范管理将进一步加强,特别是2016年3月1日前劳务派遣规制延长期限将至,违规用工和违规派遣的行为将受到处罚。此外,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,行业协会学会要与政府脱钩,行业自律将得到加强。

  从市场需求看,通过2010——2014年全球人力资源服务机构50强分析,业务内容主要涵盖6大领域,即人力资源外包、人才派遣(租赁、安置服务)、猎头服务与招聘流程外包、人力资源咨询、人力资源管理软件、在线招聘等。就国内市场而言,2016年各类用人单位对人力资源服务的需求将持续增长,高端人才和有一定技能的劳动者依然供不应求,人员招聘成为人力资源服务的主业。互联网的发展,为人力资源服务信息化开启了新的方向,也带来了新的挑战,人力资源服务必须实行跨界融合。

  由此,人力资源服务业将实现五个转变:从人力资源外包向更加注重人力资源解决方案转变,构建完整的产业链;从以产品价值为核心向更加注重以客户价值为核心价值转变,形成共赢的价值链;从外延式发展向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转变,不断提高质量效率;从传统式经营向更加注重互联互通跨界融合转变,打造互联网+人力资源服务生态圈;从自我发展向更加注重行业引导自律转变,加强规范经营。


推荐产品

  • 人力资源
  • 猎头服务